百利達一直以來
將體脂率、內臟脂肪等級等人體成分測量的新指標
傳遞給熱愛健康的人們,不斷提升人們對健康的認識。
健康指標可以改變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一個社會。
為了讓人們更加健康,
百利達未來還將努力研發能夠改變人們健康的新指標。
谷田賀良倶
(たにだかろく)
商店開業
1955年左右、厚生省(當時)
提出“成人病”這一亞健康理念
開始生產
體重秤
百利達創始人 谷田五八士訪問美國之際,驚嘆于美國每個家庭都有體重秤,于是著手開發體重秤。
日本首次
銷售電子體重秤
1980年、日本肥胖學會等機構提出
“脂肪含量與健康問題”的理念
日本首次
實現了站上去即可測量人體脂肪。除了體重指標,
用來確認肥胖程度的“體脂率”新指標誕生。
研發故事研發擔當佐藤富男
抱著“試了才知道”的信念,
進入公司第一年,獨自研發體脂肪秤。
曾經人們對于肥胖的界定是根據體重來判斷的。但是初任社長說“肥胖的判定不是以體重為標準,而是脂肪的多少。”時,決定TANITA要開始研發測量脂肪的設備。但這在當時并不是一個很大的項目,我作為當時的新員工,以研究課題的形式開始了研發工作。我記得開始時也很迷惑不知從何入手,周圍也沒有懂這方面的人,就抱著“試了才知道”的心態接受挑戰。當時正確的脂肪測量方法只有水中體重稱量法,非常耗時耗力。想著能否像體重秤一樣可以簡單地測量,于是開始了不斷嘗試的過程。終于確立了利用脂肪不易導電的特性,推導出脂肪含量的測量方法。要建立推導出脂肪含量推測值的公式,需要跨年齡層、多種體格類型的人體數據。每天奔走收集這些數據。然后1992年終于成功研發了世界第一臺體脂肪秤。家用型產品也開始銷售,體脂肪率這一新指標被廣泛認知。
水中體重秤量法
對人們的影響銷售擔當松本浩揮
體脂肪率指標被廣泛認知,
人們的健康意識隨之發生巨大變化。
最初面世的體脂肪秤是用于專業服務領域,屬于高端商品,當時的價格是48萬5千日元。但是因為只要站在秤上就可以測量的方式非常方便,大學等研究機構、健康診斷中心等醫療機構都給予了很好的評價。之后,家用體脂肪秤也開始投入市場銷售。當價格2萬日元的機型上市后,體脂肪秤一舉成為市場熱點。與此同時,“體脂肪率”這個詞語在一夜之間廣泛傳播。隨著體脂肪秤的普及,減脂運動也備受關注。計步器、啞鈴等健康器材也登上市場舞臺,銷售店鋪中專門設立健康器材專區。看到如此的景象,驚嘆于人們對體脂肪的認知接受如此之快,也感受到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改變如此之大。
醫院及專業醫師
開始采用體脂肪秤
通過電視節目頻繁宣傳
大眾開始對肥胖與體脂肪相關
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
日本首次
家用脂肪秤
發售
體脂秤廣受歡迎
消費者咨詢紛至沓來
進入健康減肥時代
“成人病”變為“生活習慣病”
1999
WHO發布名為“代謝綜合癥”
的診斷標準
由治療轉變為預防的時代
日本首次
在電視節目、報紙等媒體上多次介紹,因此大眾對于
““內臟脂肪”是衡量健康的標準之一” 廣泛認知。
研發故事研發擔當西澤美幸
為了能讓產品更加親民,
研發出全新測量項目“內臟脂肪等級”
我司在1992年發售了體脂肪秤。當時一個研究報告顯示腹部脂肪中導致患病風險最高的是內臟脂肪,這一論述得到專業人士的關注。緊跟著研發內臟脂肪秤成為公司研發任務中的重中之重。體脂肪是計算密度,與此相對,內臟脂肪秤則是計算面積。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和技術部門進行不斷打磨。當時收集到764人的人體數據用于開發。現在則有1萬人以上的數據量。在產品發售前,關于如何使客戶理解新的概念開展了討論。于是我想到了“內臟脂肪等級”,提出了不用具體的推測面積值表示,而采用讓客戶更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方案順利通過,隨之推出了內臟脂肪秤,可以讓大眾使用產品的同時,并非常容易理解新的指標。
對人們的影響銷售擔當打越亙
為了普及新產品,進行的宣導活動
成為改變大眾健康的契機。
銷售開始時,人們對此幾乎沒有認知。一邊做銷售工作的同時,為了給人們普及產品,進入賣場講解、參與媒體宣傳,如此在各種場合為大家普及內臟脂肪的相關知識。當時,測量內臟脂肪的設備基本只有CT掃描。我想在家就可以簡單地測量內臟脂肪等級這個特點能成為一大賣點。很幸運的是隨著大眾的認知不斷提高,產品的銷售數量也不斷增加。對于內臟脂肪相關咨詢也不斷增多。之后對代謝綜合癥的關注熱潮隨之而來。我們的產品經常被電視等大眾媒體提及介紹。內臟脂肪等級這個概念的出現成為了讓人們的健康意識發生改變的契機之一。
家用人體成分分析儀
“inner Scan”發售
2006
“代謝綜合征”
被選為流行用語
2008
開始著眼于內臟脂肪
相關疾病的診斷
日本首次
評價肌肉質量的新指標---“肌肉質量點數”可按不同部位
分別評分。運動員以此作為提高訓練成效的評價標準,
大眾也開始廣泛采納。
研發故事研發擔當內山朋香
關于肌肉的全新理念,
從量到質的改變,讓肌肉質量看得見。
我最初是在協助國家對疑難病研究時遇到一些非常在意的現象,讓我迸發出這個想法。當時有一種定論“肌肉數量和肌肉力量存在一定比例變化關系”。但是出現了一些現象又不能僅憑肌肉數量的變化、差別來進行解釋。例如,曾經有長期運動的中老年人,一旦停止運動后,肌肉力量下降,但肌肉數量并沒有減少等諸如此類的現象。在和專家不斷討論交流,結合人體電流特性后,開始尋找原因是否歸結于肌肉的“質量”。于是決定建立“肌肉質量評價”指標,對此展開研發。但是不同于肌肉數量,肌肉質量是不易理解的概念,如何能夠說明清楚是一個費勁的問題。經過部門內外各種意見交流碰撞,產生了指標不需要單純的測量數值表示,而用易于理解的分值打分式表示的想法。于是可以展示肌肉質量點數的世界第一臺人體成分分析儀誕生了。
對人們的影響市場擔當冨増俊介
在運動領域獲得認可的新指標
要讓更多的人了解、獲得支持和幫助。
因為在TANITA首次推出肌肉“質量”點數的新聞發布會上聚集了近70名記者。我感受到了大家對于新產品新概念的熱烈 反響。在可測量雙手雙腳不同部位的機型誕生后,主要的咨詢來自于運動領域,對運動員們的訓練和身體管理起到了有效的幫助。很多運動員表示“對肌肉的認知意識改變了”“訓練方法也改變了”。另一方面,我覺得肌肉質量分數在普通人的健身和健康管理中,也有發揮作用的潛力。例如,對于肌肉數量增加比較困難的女性和高齡人士,如果看到肌肉質量分數會敏感地發生變化,那么就會保持繼續運動的動力吧。所以,今后想投入更多的活動中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概念和產品。
百利達是一個“以變為是,崇尚創新,倡導求變”的企業,以此為企業的文化根基。這一理念從體重秤制造初期開始一直持續保持至今。全公司員工秉持著不同于以往、不斷提升、嘗試新挑戰的心態進行日常的工作。
產品研發的構想不僅起始于研發部門,公司其他部門也會提出新的想法。例如:銷售部門。從客戶的體驗及觀點出發,以“如果做成這樣,對客戶更好吧”的視角開創全新的產品企劃。靈活應對的內部體制也是百利達能不斷創新的背景之一。由銷售第一線首先提出再進入研發而實現的功能也不勝枚舉。
百利達辦公室采用自由座位制,員工沒有固定的個人座位,可以自由選擇辦公位。不論部門職位之別,員工之間交流自由活躍。意見溝通和熱烈的討論如家常便飯般常見,在交流中經常迸發出新產品的創新構思。
百利達致力于研發一切對健康有幫助的項目。“人體脂肪率”這一詞語也是在百利達開發出人體脂肪秤之后,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內臟脂肪等級、人體水分率、推定骨量、肌肉含量等指標如今也是主流的體成分測量項目。能夠通過測量,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并且不僅僅局限于人體成分的測量,還想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代表取締役社長